霉化饲料

吸血鬼二三事



在我亲爱的室友奶泡老师 @可妮兔蛋糕 的威逼利诱屈打成招[?]下,不得不把关于吸血鬼的一些知识整理出来。

查了维基+部分参考书+个人理解,大部分应该是正确的。





顺便标题全名应该是《让你幻灭的吸血鬼二三事》

所以不想幻灭的就别往下看了吧(´・ω・)ノ





重点会标出来的,觉得太繁琐的可以只看加粗或者划线


↓以下正文 (・ω・`) 







      首先我们要知道,吸血鬼(英语:Vampire)是民间传说里的一种虚构生物,通常以人类或其他生物的血液为食。虽然许多文化中都有对吸血类生物的记录,但“吸血鬼”这个名词直到18世纪初期才普及,对吸血鬼的迷信是从吸血鬼传说流行的地区(例如巴尔干半岛和东欧,在这些传说中,吸血鬼指从坟墓中爬起来吸食人血的亡者尸体)涌入西欧才开始的。

      也就是说,吸血鬼其实都是尸体。

      而最早描述的吸血鬼,它们身着裹尸布,身体浮肿,半是骨架半是肉身,面色血红或漆黑。

      这个描述出现在“吸血鬼”这个名词普及之前,17世纪初的吸血鬼就差不多是面色苍白的啦!


      吸血鬼的前身一般认为是在美索不达米亚人、希伯来人、古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文化中的关于恶魔和恶灵,以及其他传说。

      但是,尽管这些古老文明中出现了类吸血鬼生物的身影,我们现在所知的关于吸血鬼原型的民间传说,无一例外地来自于18世纪早期的欧洲东南部,那时,这一地区的许多族群口头相传的传说都被记录下来并出版。

      本文介绍的应该就是这些内容,是口头相传记录下来的故事,而不是后来经过文学艺术加工的吸血鬼


  • 吸血鬼的诞生

      吸血鬼被认为是恶人、自杀者、巫师的亡魂、附身尸体的恶灵或被吸血鬼咬过的人变成的。

      (还有一些部分地区才有的传说:在俄罗斯民间传说中,背叛了俄罗斯东正教会的死者;被黑猫跳过的尸体;尸体上有伤口但没有被开水处理过等等。)

      总的来说就是尸体变成+被吸血鬼咬

  • 关于它们的外貌

      据说他们外表浮肿并且呈现血红、淡紫或者暗黑的颜色;会出现这种特点通常是因为刚喝过血。确实,要是有吸血鬼被发现裹着尸布或者在棺材里,左眼睁着,通常会看见有血从它鼻子或嘴里渗出来。它会穿着下葬时裹的亚麻尸布,尽管通常来说尖牙并不算一个特征,但它的牙齿、头发和指甲可能会变长一些(是尸体的正常现象)。

 

  • 如何辨认尸体是否变成吸血鬼

  1. 领着骑在未交配过的种马上的男童穿过墓地或教堂墓地——马会在有问题的墓地前畏缩(一般用黑马,但在阿尔巴尼亚传统中必须用白马)。

  2. 如果某处墓地上方开了个洞,会被看做是出现吸血族的征兆。

  3. 被认作是吸血鬼的尸体通常面色要比一般尸体健康些,脸部丰润而且腐化较少或没有腐化的迹象。

  4. 尸体的脸上覆满受害者的鲜血(在一些事件中,村民如此描述)。

  5. 有证据表面,在有牛羊、亲人或邻居死亡的地区吸血鬼比较活跃。

  6. 吸血鬼也会通过恶作剧般的行为让人们感知到它们的存在,比如朝屋顶扔石子、移动屋里的东西还有鬼压床等(民间传说)。

  • 如何预防尸体变成吸血鬼

  1. 将尸体倒置下葬

  2. 将生前的物品(例如长柄或短柄镰刀)放在墓地附近来取悦附到尸体上的恶魔或者使死者安息

  3. 在死者嘴里放银币,作为通过阴间冥河的通行费(也有争议说银币是用来避开进入尸体的恶灵的)——这可能对后来的民间吸血鬼传说有影响(古希腊传说)。

  4. 将蜡质的十字架和刻有“耶稣基督征服”的一片陶片放在尸体上。(现代希腊关于维克拉卡斯的民间传说中,仍然保留着这种传统)

  5. 割断膝盖上的筋脉(欧洲通行的做法)

  6. 在可能变成吸血鬼之人的墓地上放置罂粟花籽、米粟或者沙子,这是为了使吸血鬼整夜忙于数掉下来的谷粒(这种做法表明吸血鬼可能有计数的强迫症。在南亚次大陆的神话中,以及南美关于巫师和其他恶灵或邪恶生物的故事里,都有提到这种特性)。

      这里出现了第一个奶泡老师用的梗啦!

      在以前,一般认为吸血鬼有计数强迫症,所以人们会通过撒细小的颗粒来让吸血鬼沉迷数数而忽略时间,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罂粟花籽、米粟、芥菜种子或者沙子等。

      后面会对吸血鬼的特性进行集中整理,这里只是个小插曲(´・ω・)ノ

  • 吸血鬼的弱点

  1. 大蒜。但其实大蒜只是最有代表性的东西之一,很多地区都出现过柠檬、芦荟等其他用来驱除吸血鬼的东西。我猜测是因为那时候群众并不能立刻拿到大蒜(或者说一开始其实是其他食物?),于是只能找些手边有的比如柠檬、芦荟来临时凑数。

  2. 野玫瑰花束和山茶树(跟大蒜算同一种分类,但我猜测跟玫瑰经也有点关系)。

  3. 圣物,例如十字架、玫瑰经和圣水及银制物品。据说吸血鬼不能进入圣地(教堂和寺庙)。

  4. 不能穿过奔腾的河流。

  5. 人们曾将镜子放在门上,镜面朝外来驱退吸血鬼(在一些文化里,吸血鬼不能在镜中倒映,也没有影子)(传统意义上镜子并不算驱邪物)。

  6. 除非主人邀请,否则吸血鬼不能进入人类居住的房子,尽管只需邀请一次它们就可来去自如(有些传说这么说)。

  7. 民间传说认为吸血鬼在夜间比较活跃,但通常它们并没有被认为对阳光敏感。也就是说,吸血鬼是夜行生物,但一般不害怕阳光。

[注:吸血鬼不能在镜中倒映这项特性并不普及(希腊吸血鬼维克拉卡斯就不仅能在镜中倒映还有影子),但布拉姆•斯托克的小说《德古拉》中就写到这项特性,之后也经常用到这一特性。即是说,直到小说《德古拉》之后才有吸血鬼不能被镜子倒映的特性。]

  • 如何消灭吸血鬼

  1. 最常见的做法是钉木桩。

          在南斯拉夫文化中尤其如此。最普遍的做法是钉穿心脏,但在俄罗斯和德意志北部,人们选择钉穿嘴部;而在塞尔维亚东北部,人们会钉穿腹部。俄罗斯和波罗的海附近国家倾向于使用白蜡树的木头;在塞尔维亚用山楂木;而在西里西亚用橡树木。

          [注:刺穿胸腔的皮肤是为了给浮肿的吸血鬼“放气”,这和把尖锐物体(例如镰刀)与尸体埋在一起的做法是一样的。后者方法在历史上的一个显著例子是,在17世纪和18世纪的一些波兰村庄,人们在墓穴中埋葬尸体的同时会在他们的脖颈处或腹部周围放置锋利的镰刀。]

  2. 斩首,并把头埋葬于两足之间、臀部下面或者埋得离身体很远,德国和西斯拉夫地区的人偏向这种方法。

          这种做法被视为加快灵魂离去的方法之一(在一些文化中,灵魂会在尸体上弥留)。吸血鬼的头,身体和衣服也可以被钉到地上,以防它们出来。

  3. ???

          在下葬时,罗姆人(吉普赛人)会将钢针或铁针钉入尸体的心脏,并在嘴里,眼睛上,耳朵里还有手指间放一些钢针;还会在死者的袜子里放山楂木或用山楂木钉穿双腿。

          [在16世纪威尼斯附近举行的一场葬礼上,一块砖头被强行塞进了一具女尸的嘴里,据后来在2006年发现她的考古学家们解释,这是一场屠杀吸血鬼的仪式。]

  4. 对着墓地泼开水以及彻底焚化尸体

          在新英格兰的部分地区,尤其是罗德岛州和康乃迪克州的东部,挖出尸体的心脏(并焚烧)。在巴尔干半岛,吸血鬼可以通过枪杀溺水重办葬礼撒圣水或者驱魔术等方法被杀掉。

其他有的没的:

      在罗马尼亚,把大蒜放进尸体嘴里可以预防变为吸血鬼

      近代19世纪时,人们采用将子弹射穿棺材的方法。

      在一些顽固的案例中,人们会肢解尸体并且焚烧,将骨灰与水混合后,由家人保管。

      在德意志撒克逊地区,被怀疑是吸血鬼的尸体嘴里会被放入柠檬。

      在保加利亚,曾发现过100多具骷髅,有诸如犁之类的金属物品嵌入躯体。

      北美迷信在门后或者门附近挂芦荟可以使吸血鬼退避。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人会在尸体的嘴里塞满玻璃珠,在两腋下各放一个鸡蛋,并用针定住他们的手掌,以防他们变成朗素(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文化中吸血鬼的名称)。


总之,如果吸血鬼真的存在的话,它们真的很可怜,嘴里要被塞大蒜、柠檬、芦荟、玻璃珠、各色金属甚至砖头……(´・ω・`)


  • 吸血鬼的特征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吸血鬼的部分特征。

      比如面色通红或者漆黑,外表浮肿,牙齿和指甲一般偏长,有计数强迫症,怕大蒜为首的一溜儿食材,怕圣物,怕以银为代表的一溜儿金属,不能跨过流动的水(我一直很好奇它们怎么用蓬蓬头洗澡)。

我们不难看出,那时候的人对吸血鬼外貌和特征的描述都尽量贴近“吸血鬼的躯体是尸体”这个特点,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 吸血鬼肌肉软趴趴的,会出现尸体的肌肉溶解现象,甚至会腐烂

  2. 吸血鬼体毛稀疏、甚至可能秃顶(因为肌肉溶解)。

  3. 吸血鬼没有冷感热感痛觉之类的感觉。有强大的自愈能力根本就是扯淡,我翻遍了维基也没找到这条,它们最多能做到就算受重伤还能行动自如,因为没有痛觉。

  4. 因为是尸体,所以没有新陈代谢,所以它们无法勃起。吸血鬼没有性生活。

    (↑我猜奶泡老师想给你们看的就是这句话)

  5. ……

  6. 等等等等

      总之尸体有的特征一般吸血鬼都有啦!

      我猜吸血鬼的繁衍就是靠尸变和咬人了吧。


      现代吸血鬼的形象基本是由布莱姆·斯托克1897年所著的《德古拉》奠定的。

      1819年约翰·波里道利《吸血鬼》一书的出版,小说大获成功,并且无疑是19世纪早期最有影响力的吸血鬼作品。但是,作为吸血鬼小说的精粹而被铭记,并且为现代吸血鬼传说铺路的,是布莱姆·斯托克(Bram Stoker, 1847-1912年)1897年所著的《德古拉》。这部小说的成功衍生了一种别有风格的吸血鬼形象,吸血鬼自此成为惊悚流派中的重要出场人物。

      (《德古拉》中对吸血鬼的描述:一个高个子的老人,除了一绺长长的白色胡须,胡子剃得干干净净的,从头到脚裹着一袭黑色,周身没有一点其他颜色。关于吸血鬼的尖耳朵也是布莱姆·斯托克描述的。)

      第一本全插图本吸血鬼奇遇故事是詹姆斯·马尔科姆·赖默(James MalcolmRymer)的《吸血鬼瓦涅爵士》[Varney the Vampyre, 又名《血的盛宴》(The Feast of Blood), 1845-1846年]。窗户上的诡异之物,身披斗篷、俯身扑向熟睡少女喉咙的贵族,被钉死在棺材里的吸血鬼,等等,都是佚名插画家对不死之身的是生动描画。此书称得上是吸血鬼视觉语言的奠基之作。


      记载参考书中一句还蛮有趣的话。

      “在浪漫主义作家的革新下,吸血鬼形象发生的一个最大的转变就是:吸血鬼成了专吃普通人的颓废贵族。”


      现代常识中的吸血鬼形象的演化过程。

  1. 吸血鬼都很高贵:最早吸血鬼是令人生厌的游魂野鬼,直到《德古拉》的问世,以及后续许许多多图书插画作者们对吸血鬼形象进行的浪漫的修改,吸血鬼才从在城镇四处游荡的活尸,变成在城镇四处游荡的诱人男女,又变成不幸的病人,继而变成四下搜寻难求良方的瘾君子,最后变成了忧郁而自恋的全性人。

  2. 吸血鬼的长披风:原本吸血鬼身上披的是裹尸布,但是为了浪漫和帅一些,就变成黑色天鹅绒斗篷啦。

  3. 吸血鬼特别显眼的大立领:这是因为最初以吸血鬼主角的作品被搬上舞台时,大立领有助于遮掩演员的头部,好让演员顺势脱下戏服,从夹板或是暗门悄悄溜走,留给对手一个空空如也的斗篷。后来大立领才成为吸血鬼最显眼的标志之一。

  4. 吸血鬼与蝙蝠的关系:在中世纪绘画作品中,长着蝙蝠翅膀的妖魔鬼怪屡见不鲜,在《吸血鬼瓦涅爵士》(就是那本吸血鬼视觉艺术奠基之作)的插图边缘也画满了蝙蝠,但这实际上只是表现恐怖的一种方式,类似于万圣节插画上会有杰克南瓜。直到19世纪50年代,在爱尔兰剧作家戴恩·鲍西考尔特(Dion Boucicault, 1820-1890年)把其戏剧《吸血鬼》搬上舞台之后,吸血鬼才以半蝙蝠半人的形象出现,他的斗篷才想翅膀一样张开。在布莱克·斯托克笔下的德古拉伯爵(就是那本现代吸血鬼认知的奠基之作)只有在城堡飞檐走壁时,才会披上斗篷。当然,有部分原因是大自然有种蝙蝠叫“吸血蝙蝠”,习性与吸血鬼极为相似;也有部分原因是舞台上的吸血鬼的大立领看上去就像蝙蝠的翅膀。

  5. 吸血鬼的尖牙:早期,吸血鬼基本没有长牙,甚至因为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演员露出牙齿都被视为一种视觉禁忌。到底为什么会有,我也找不到相关资料。

  6. 吸血鬼与性的关系:最早的吸血鬼显然跟性一点儿搭不上关系,只是中世纪吸血鬼作品频出、并频频被搬上舞台的那段时间,为了吸引眼球、也就是营销,吸血鬼被频频与性联系到一起。在吸血鬼传说中与性有关的只有日本的吸血狐妖,靠与人类在做爱获得生命力量。没错,又是日本。



      大致上没啦!有什么想问的可以问问我,我不一定说的齐全(`・ω・´)!

      最后请大家相信科学,中世纪欧洲的吸血鬼狂潮归根结底是当时欧洲的在医学上的落后以及教会的独裁等多方面社会因素,大部分吸血鬼的特征都可以用医学解释的通。

      我个人觉得世上或许真的是有吸血鬼这种生物的吧,但是以我们目前的科学水平来说完全无法解释清楚吸血鬼的存在,它们身上很多特点都是相互矛盾的(比如是尸体和超强自愈能力),不过想想看吸血鬼都存在了那科学也没什么意思了……吧!

      最后,我要在这里大声说,我永远喜欢奶泡老师♥!!!!!






评论(3)
热度(200)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作品见http://windvane.lofter.com/(赤色木鸡)
是社团主页,所以里面东西贼乱贼乱,不过我跟你说小赤鸡老好了。

© 霉化饲料 | Powered by LOFTER